2022年10月13日 星期四

糖尿病患者接受白內障手術後的角膜變化

糖尿病除了常見的腎病變、神經病變和造成失明最主要的視網膜病變外,在眼球內因為過高的糖分,使得醛糖還原酶(aldose reductase)和金屬蛋白酶(metalloproteinase)的活性增加,形成了過多的糖化終產物 (Advanced glycation end-product),而破壞了角膜的基底層並限制內皮細胞的移動,使癒合過程變得緩慢,角膜因此對於創傷或壓力格外的敏感和易受傷害。

目前的研究顯示,糖尿病患者在白內障手術後,相較於非糖尿病患者,角膜內皮細胞密度有顯著減少,變異係數增加,六角狀細胞比例減少,角膜厚度增加,這些變化在手術後約一個禮拜最為明顯,之後會慢慢回復。

在視力上,除了術後第一週的視力略有影響外,在術後三個月時,糖尿病患者相較於非糖尿病患者並無差別,比較需要注意的是,白內障手術後有發生角膜水腫的病人也比較可能發生黃斑部水腫,因此需要持續的追蹤。

糖尿病患者只要好好控制血糖,接受微創白內障手術也可以達到良好的視力改善效果,但是如果白內障放到太熟,手術中的超音波能量可能會對角膜內皮細胞造成更大的壓力,而使恢復期拉得更長。


參考資料:Clinical evaluation of corneal changes after phacoemulsification in diabetic and non-diabetic cataract patients,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-analysis  Sci Rep. 2017; 7: 14128.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